現行《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和監管規定,對企業的環境保護責任作了十分嚴格的規定,如違反相關法律和監管規定,實施了相關禁止行為,導致土地、大氣、水體等污染事件發生,就有可能致使企業面臨高額罰款、賠償和其他責任,以及造成環境破壞等后果。為規范和引導公司的環境保護行為,提升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認識、防范及處理,有效預防和降低違法、違規行為產生的法律風險,樹立依法合規經營的良好形象,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一、常見環境污染違法行為
1.未經許可排放污染物
我國對污染物排放量或者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較大的企業實行行政許可制度。未取得行政許可前,不得排放相關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主要是指未申請或者許可證期滿未申請延續的排污行為。
2.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經營,實行行政許可制度,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未取得經營許可證前,不得從事相關經營活動。未取得經營許可行為主要是指未申請或者可證期滿未申請延續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
違反“三同時”規定
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未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并可處以罰款。
3.違反污染物排放監測、記錄、報告規定
企業單位違反污染物排放監測、記錄、報告規定,主要是指:
(1)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污染物自行監測,未按照規定安裝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
(2)重點排污單位不按照規定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或者未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
(3)不配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進行現場檢查。
(4)未保存原始監測記錄,或者偽造、篡改監測數據。
(5)監測發現數據超標等異常情況未如實上報。
4.違反排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禁止性規定
企業單位違反排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禁止性規定,主要是包括:
(1)未經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批準,轉移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
(2)銷售者、使用者,將列入限期淘汰名錄被淘汰的設備轉讓給他人使用。
(3)工程施工單位擅自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
(4)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活動。
(5)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6)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擅自傾倒、堆放。
5.違反排放廢氣禁止性規定
企業單位違反排放廢氣禁止性規定,主要包括:
(1)侵占、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改變大氣環境質量監測設施和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
(2)在禁燃區內,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已建成的,未在城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然氣、頁巖氣、液化石油氣、電或者其他清潔能源。
(3)向汽車和摩托車銷售普通柴油以及其他非機動車用燃料;向非道路移動機械、內河和江海直達船舶銷售渣油和重油。
(4)通過偷排、篡改或者偽造監測數據、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不正常運行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
(5)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廢氣,擅自排放。
6.違反排放污水禁止性規定
企業違反排放污水禁止性規定,主要包括:
(1)向水體排放油類、酸液、堿液或者劇毒廢液,在水體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車輛和容器。
(2)向水體排放、傾倒放射性固體廢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質的廢水。
(3)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4)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或者改建建設項目增加排污量。
(5)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利用、處置污水,擅自排放。
7.違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報告規定
企業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未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未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未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二、法律建議
1.依法申領、續期、變更排污許可證
排污企業排污前應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待取得排污許可證后方可排污。排污許可期限屆滿排污單位需要繼續排污的,至少于期限屆滿60日前向審批部門提出申請。在排污許可證有效期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生產經營場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發生變化以及污染物排放口數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種類、排放量、排放濃度增加的,應當重新申領排污許可證。
2.依法遵守“三同時”規定
建設項目防治污染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確有必要拆除或者閑置的,必須征得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3.依法遵守污染物排放監測、記錄、報告規定
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和有關標準規范,依法開展自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不少于5年。對于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自動監測設備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排污單位發現自行監測數據超標等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如實報告。
4.依法遵守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排放規定
排污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七、第七十九條、第八十條、第八十一條、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三條、第九十八條中關于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污染防治的禁止性規定,以及遵守《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和監管規定。
5.依法遵守廢氣排放規定
排污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六十五條、第八十二條、第一百零一條關于廢氣污染的禁止性規定,以及遵守《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和監管規定。
6.依法遵守污水排放規定
排污企業應當嚴格執行《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中關于污水污染防治的禁止性規定,以及遵守《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和監管規定。
7.依法遵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報告規定
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業務特點制定應急預案,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應當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并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未約定擔保期間的風險 風險提示:擔保法規定,未約定保證期間的為主合同債權到期后的6個月,特殊情況下為2年。因此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間最好約定明確,否則以6個月處理。 防范措施: a.擔保合同明確約定擔保期間; b.擔保期間債權人及時行使擔保權...
近年來,國內發生了一系列的字體、字庫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例如方正公司訴文星公司案,中易中標公司訴微軟公司案,方正公司訴寶潔公司案……使用字體也算侵權?收到對方商洽函怎么辦?怎么避免字體侵權糾紛?一、法律風險分析雖然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法規并未對字...
在中國法治進程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有許多人一提到律師就想到打官司,其實這是對律師服務片面的理解,并沒有很好地發揮律師在企業運作發展控制法律風險的作用。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法治化趨勢不可逆轉的時代,律師作為社會的法律服務者,其業務領域早已不限...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說明 為了促進網絡借貸(以下簡稱網貸)行業健康發展,引導其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三農、創新企業和人民群眾投融資需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和人民銀行等十部委《關于促進互聯網...
知識產權作為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無形資產,包括企業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 知識產權具有價值易變性,容易受到侵犯,所以保護好企業自身知識產權,增強企業法律風險應對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一、常見...
一個企業從創立到產出產品,再到形成品牌、占領市場可能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市場瞬息萬變,產品迭代更新,商標卻是一個能讓客戶準確、快速獲取的信息。 一、品牌、商標、LOGO之間的關系 品牌是一個綜合概念,是市...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 《關于人民法院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推進金融改革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法發〔2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
一個企業從創立到產出產品,再到形成品牌、占領市場可能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市場瞬息萬變,產品迭代更新,商標卻是一個能讓客戶準確、快速獲取的信息。 一、品牌、商標、LOGO之間的關系 品牌是一個綜合概念,是市...
1.一戶多貸的成因與防范及如何審計 一戶多貸多半緣于少數信貸人員故意化整為零,具體有三種情形。首先,部分借款人貸款總額已達到基層社最高限額,自身條件又不符合上報聯社審批的大額貸款范疇,但少數信貸人員由于經濟利益誘惑和他人介紹形成山不轉水轉的...
以前挖礦,攢了一些比特幣。準備把比特幣都賣給別人。這樣的交易會不會違法? 目前在司法實踐和各地的判決中尚存有一定的爭議。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是金融市場交易中的新生事物,不同國家的立法規定和司法實踐都...